如何正确选择ESD二极管?

如何正确选择ESD二极管?

2025.07.17 00:00:00
36

ESD二极管:静电保护原理、应用要求与分类


    确保电子产品符合IEC61000-4-2等主流ESD标准,需要系统设计师综合运用外壳设计、电路板设计、元件选择和软件修复等方法。其中,在输入/输出(I/O)连接器等关键电路节点使用保护元件至关重要。这类元件通常称为ESD二极管瞬态电压抑制器(TVS)


静电保护原理及应用要求


    许多集成电路(IC)具有敏感输入,在远高于正常工作电压的ESD应力下易受损。正常工作电压与器件受损电压之间存在一个安全过压区。该区与受损区有少许交叠,因为极短时间的大过压器件可能承受。


ESD二极管的作用是在静电事件期间将输入电压限制在安全过压区内,同时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性能。它被置于静电可能侵入点附近,旨在限制敏感节点的电压,并将电流导向地等不敏感节点。为此,ESD二极管必须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呈现高阻抗(低泄漏),而在该范围之外呈现低阻抗,以分流电流并限制瞬态电压。


ESD二极管的具体要求因应用而异,但通常包括:

(1) 能承受预期ESD应力;

(2) 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高阻抗(低泄漏);

(3) 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外低阻抗;

(4) 适合应用的导通电压;

(5) 受应力时能从高阻抗快速切换到低阻抗;

(6) 对目标应用而言电容不过高。


ESD二极管器件分类


在比较具体TVS类型前,需理解两种分类:


1.  单向与双向保护

    两者都能抑制正负向应力。

    双向ESD二极管:特性相对于零伏对称,适合保护电压基于零伏对称或双向的节点。

    单向ESD二极管:特性相对于零伏不对称,适合保护电压极性始终相同(如0-5V单极性)的节点。


2. 电压箝位与消弧

    电压箝位器件:工作原理是从低电压时的高阻抗转换至高于导通电压时的低阻抗(无负阻抗区)。它通过提供接地的低阻抗通道对高于导通电压的电压进行箝位。

    消弧器件:在低电压时呈高阻抗,但当电压升高时触发新导通机制,导致电流增大伴随电压下降(具有负阻抗区),因此有时称为“骤回”器件。某些消弧器件的触发电压可能很高,但如果触发速度足够快,仍可提供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