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向TVS与双向TVS二极管的关键区别解析

单向TVS与双向TVS二极管的关键区别解析

2025.07.30 00:00:00
19

        瞬态电压抑制器(TVS)是电子设备ESD防护的核心元件,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向(Uni-directional)和双向(Bi-directional)两类。本文结合技术文档与行业标准,深入解析二者的关键区别及适用场景。

1. 结构差异

  • 单向TVS二极管 仅包含一个PN结(如文档中ESD4V5H201TAESD12D101TR等型号)。其结构类似稳压二极管,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一致,反向特性则通过雪崩击穿实现电压钳位。 典型应用:直流电路(如电源正极保护),需区分正负极连接。

  • 双向TVS二极管 由两个背对背的PN结组成(如ESD12D250TAESD15D100TA等型号)。结构对称,无极性限制,可同时抑制正向和负向瞬态电压。 典型应用:交流信号线、差分总线(如USB、HDMI接口)或极性不定的电路。

文档依据
《电子保护元器件2.pdf》明确指出:“单向TVS有一个P-N结,双向TVS有两个背对背的P-N结”。

2. 电气特性对比

参数单向TVS双向TVS
反向截止电压(Standoff Voltage)仅定义正向值(如+12V)对称定义(如±12V)
钳位特性仅钳位正向浪涌,反向依赖雪崩击穿双向对称钳位
漏电流通常更低(适用于低功耗设备)略高(因双结结构)

文档案例

  • 单向型号ESD12D450TR:漏电流<1μA(低功耗设计)
  • 双向型号ESD5A600TA:漏电流<5μA(兼顾双向保护)

3. 保护机制差异

  • 单向TVS
    仅对正向过压(如电源浪涌)提供低阻抗路径,反向需依赖雪崩效应。适用于明确极性场景(如DC电源输入)。

  • 双向TVS
    可同时处理正/负双向瞬态电压(如EFT、雷击感应负压)。无需区分极性,简化PCB布局(如ESD5D080TA用于数据线防护)。

测试标准支持
IEC61000-4-2(ESD)和IEC61000-4-5(浪涌)均要求器件支持双向应力,双向TVS天然满足此需求。


TVS二极管.png

4. 应用场景选择

场景推荐类型文档型号示例
直流电源线(+Vcc/GND)单向TVSESD3V3B101TR(3.3V电源)
数据线(USB/RS485)双向TVSESD5D500TA(差分信号)
音频接口(AC耦合)双向TVSESD8B100TA(±30kV防护)
电池供电设备(低漏电流)单向TVSESD12C150TR(漏电流0.5μA)

5. 选型关键考量

  1. 电压匹配
    • 单向:工作电压需高于电路最大正向电压。
    • 双向:钳位电压需覆盖正/负峰值(如±15V)。
  2. 信号类型
    • 直流/单极性信号 → 单向TVS(节省成本)。
    • 交流/差分信号 → 双向TVS(避免负压损坏)。
  3. 封装与功耗
    双向TVS因双结结构可能略大(如DFN1006-2L),高功率场景优选单向(如ESD7H701TR支持100A浪涌)。

总结

单向与双向TVS的核心区别在于极性处理能力结构设计

  • 单向TVS:精准防护直流电路,低漏电流,成本优化。
  • 双向TVS:全能防护极性不定场景,简化设计,兼容交流/差分信号。
    工程师需根据电路特性(电压极性、信号类型、功耗限制)选择,并参考IEC61000-4-2/4-5标准验证防护等级(如±30kV空气/接触放电)。

文档延伸
部分高端型号(如ESD36V150TA)采用多线封装,支持更复杂电路的双向保护,体现集成化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