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S管的作用及工作原理-ASIM阿赛姆
MOS管的核心作用与工作原理
1. 三大核心作用
作用类型 | 实现机制 | 典型应用场景 | 参数依据 |
---|---|---|---|
电子开关 | 栅压控制沟道通断 | 电源管理/负载开关 | Rds(on)低至0.8mΩ(如M010N10T) |
信号放大 | Vgs微变→Id巨变(gm跨导效应) | 射频功放 | gm=2S@Vds=10V(2SK3018) |
阻抗变换 | 输入阻抗>10¹²Ω/输出阻抗<1Ω | 缓冲驱动级 | Ciss=35pF(AM20DP041T) |
二、结构解剖与载流子运动
2.1 四层物理结构
栅极(G)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┐ │ ┌──────┘ ↓ SiO₂绝缘层(厚度tox=10-100nm) ↓ P型衬底 ━━━[N+源极(S)]━━━━[N-沟道]━━━━[N+漏极(D)]
关键尺寸(据M120N06JC文档):
- 沟道长度L=0.6μm
- 沟道宽度W=20000μm
2.2 N-MOS导通原理
电子运动轨迹:
- Vgs > Vth(阈值电压) → 栅极正电压吸引电子
- P型衬底表面形成反型层(N型沟道)
- 电子从S极经沟道流向D极
公式验证:
Id = μₙCₒₓ(W/L)[(Vgs-Vth)Vds - 0.5Vds²] (线性区)
实测数据(2N7002K):
Vgs=4.5V时,Id=1.2A(计算误差<3%)
三、工作区特性与边界条件
3.1 三区划分标准
工作区 | 判定条件 | 电流特性 |
---|---|---|
截止区 | Vgs < Vth | Id < 1μA |
线性区 | Vgs > Vth 且 Vds < Vod | Id ∝ Vds |
饱和区 | Vgs > Vth 且 Vds ≥ Vod | Id = 恒定值 |
注:Vod = Vgs - Vth(过驱动电压)
3.2 输出特性曲线
数据来源:M03N12P
- A点(Vgs=2V):截止区(Id=10nA)
- B点(Vgs=4V, Vds=1V):线性区(Rds=25mΩ)
- C点(Vgs=4V, Vds=3V):饱和区(Id=12A)
四、关键参数工程意义
4.1 静态参数
参数 | 定义式 | 设计影响 | 典型值范围 |
---|---|---|---|
阈值电压Vth | Id=250μA时的Vgs | 驱动电路兼容性 | 0.7V~4V |
导通电阻Rds(on) | Vgs=10V时的D-S电阻 | 导通损耗 | 0.8mΩ~10Ω |
跨导gm | ΔId/ΔVgs @恒定Vds | 放大增益 | 0.1~20S |
4.2 动态参数
参数 | 测试条件 | 开关性能影响 |
---|---|---|
输入电容Ciss | Vds=25V, f=1MHz | 驱动功率需求 |
栅漏电荷Qgd | Id=0.5A, Vds=30V | 米勒平台时长 |
反向恢复时间trr | If=1A, di/dt=100A/μs | 体二极管开关损耗 |
五、失效机制与安全边界
5.1 雪崩击穿防护
雪崩能量公式:
Eas = 0.5 × L × Ias²
案例:SCD30PNP标称Eas=150mJ
设计准则:实际电路Eas需求 < 80%标称值
5.2 热失控预防
稳定条件:
∂P_loss/∂Tj < ∂P_diss/∂Tj P_loss = Id² × Rds(on)(Tj) P_diss = (Tj - Ta)/RθJA
临界点计算:TO-220封装Id_max=60A@Ta=85℃(参考M060N03YB文档)
六、选型速查表(应用场景导向)
应用场景 | 核心参数优先级 | 推荐系列 |
---|---|---|
5V逻辑开关 | Vth<1.5V, Rds(on)@4.5V | AO3400/AO3416 |
48V电池保护 | Vds>60V, Eas>100mJ | CSD18540/IRL1004 |
高频同步整流 | Qgd<10nC, trr<30ns | IPD90N03S4/BSC014N03 |
汽车电子 | AEC-Q101认证, Tj=175℃ | BSC096N10NS5 |
附录:工作区判定流程图